查看原文
其他

梅食梅客| 老梅城的制高点——「金山顶」

梅州青年 2021-07-15

这里是老梅城的制高点

不曾见过那几番攻城的战火

也不曾眺望过凯旋的将士

如今清晰可见的

是古城墙拆掉后改造的街道



崇文尚武

源远流长

Meeting


梅松路与梅州大道的交接路口直行

即是金山路

顺着路来到原梅县博物馆前

同时也是原金山顶图书馆旧址处

楼梯的扶手已经斑驳断裂



这栋歇山庑殿式的两层仿古建筑

即是梅县博物馆的旧貌

已经有80余年的楼龄

变身成老梅城记忆展

若想找寻老记忆

可以来这寻历史的长河


博物馆左边一处外墙由石块砌成

不禁令人遐想

或许是原来古城墙拆掉后建造的仿古围墙

上面还有一大片的藤蔓点缀着



金山顶下有一座明朝的静福庵

青瓦飞檐古色古香

显得极为静致

老梅城内寺庙众多

如此也可窥见一斑



金山路继续往里走是文保路

隐约可见老烟厂的旧门楼

门楼上的楹联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映衬着门口的两棵树愈发青翠



这条路的特色是路边的店铺都是小矮房

芋圆是传统的客家小吃

是很多梅州人童年的味道

在生活条件还没那么好的时候

是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美味



“酒香不怕巷子深”

老街中藏着很多的老字号小吃店

金山巷18号的荣记汤圆

始创于1981年

有不少的老熟客隔段时间就会来吃上一碗



不同于我们平常见到的圆乎乎的汤圆

这家汤圆是椭圆的

口感也不是我们平常吃到的甜味

是纯正的糯米味道

加上一个糖蛋就是标配了



在梅城广为人知的金山牛杂

到了夜晚更是门庭若市

不同于加萝卜面筋的广式牛杂

这家是采用冻干的方式制作的



因为加入了红曲粉

所以牛杂呈红色

一盘牛杂一碟青瓜两瓶豆奶

就是一顿美味的宵夜了



金山顶的背后有一所

近百年历史的金山小学

淡粉色的教学楼里

培育出一代代的人才



在金山小学附近

发现了一个很别致的小阳台

想必主人是个热爱生活之人

在修葺后种上了许多的花草

成了一道文艺的风景线



恰逢学校放学之际

嘴馋的小朋友想必会缠着家长

来李屋买上几个咸煎饼

满足小孩子的嘴瘾吧



倘若你不满足于单一的小吃

元城路19号的北极雪晖虹客家小吃店

常见的客家传统小吃都能在这里吃到

相信你的每个味蕾将尽情绽放



位于金山顶西侧的元城路

为了纪念宋时刘元城而命名的

传因直谏皇帝得罪了奸臣被谪至梅州

建立书院为梅州的教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金山顶旁还曾为他修建一座铁汉楼

只可惜现已湮灭只剩下一块楼匾



在这条路上随处可见

刻有鎏金字的红色牌匾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文魁”与“武魁”

可见客家人崇尚文化由此代代相传



如果你仔细去看

会发现这条街的每一栋建筑

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历史故事

也许在以前这里就是书香一条街

你会发现这里有进士第、太史第等

等着你来解读其中的历史



大门紧闭的高华州庐

正在翻新当中

也许数月以后

就会变得焕然一新

老建筑的改造

总是会让人有点期待呢



老城区的老房子一住就是几十年

左邻右舍闲暇时聚在庭院里

老人们摇着蒲扇坐下喝茶聊家常

到了饭点就各自回家



金山顶周边还有很多的历史和故事

存在于曾经生活在这的老梅城人的心中

那些民间传说因年代久远已经无从证实

但我们都知道

那些历史留下来的

都是时间的瑰宝


也许你刚好就曾住在这里


“梅食梅客”系列旨在通过展示客家美食、客家美景,分享客家人的生活来讲好梅州故事,壮大梅州好声音,展现出真实、立体、全面的梅州和客家人形象

在这里,总有一道美食让你流连忘返、爱到深处。品尝的是烟火,回忆的是初心,在最平凡的生活里传承着关于客家美食的蓬勃生命力。

在这里,有无数令人引以为傲的客家人,从征战沙场的将军烈士到各界的文人学士。当然,还有一群怀揣着梦想努力拼搏的青年人。

在这里,一条条老城街区,都记录着这座客家风韵的旧时光和卧虎藏龙的手艺人。

“梅食梅客”系列,每周一期,通过讲述深藏于梅州这座世界客都的“小故事”,唤醒这段温暖了岁月也温暖了你我的记忆。

 

# 今日话题 #

欢迎在留言说说你对“金山顶”的记忆。








- THE END -

刚!香港演员向佐:无论何时何地我是中国人!

【免费】梅州,公务员考试公益培训班开始报名!

【双十一】网红带货“现场翻车”,你买的放心吗?

亲梅逐马|3900名“绿娃娃”们,感谢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